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“迦陵杯·诗教中国”诗词讲解大赛方案
2019-04-04 11:53:36
来源: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
收藏
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深入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民族正气、爱国精神、道德情怀和艺术魅力,引领古典诗词教育发展,特举办“迦陵杯·诗教中国”诗词讲解大赛,并制定如下方案。
一、组织机构
承办单位:南开大学
协办单位:中华诗词学会、中国楹联学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、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
二、参赛对象与组别
分小学教师、初中教师、高中教师3个组别。
三、作品要求
(一)内容与形式
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诗词篇目,根据教学要求,准备一节诗词类课堂教学创新课,录制个人教学视频微课。
视频微课应包括教师诵读展示,课堂教学实景、学生学习和师生互动等画面内容,鼓励使用多媒体、信息化等现代技术手段,充分展示创新型课堂教学效果。
(二)作品格式
入围复赛的选手将课堂教学微课视频、教学设计、讲课课件(资源以完全嵌入的方式进行插入,保存为1个文件)及其他相关文件一并上传至官方网站。
参赛视频时长为8~10分钟,格式为MP4,视频清晰度不低于720P,要求图像、声音清晰,不抖动、无噪音,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B。视频开头须注明作品名称、参赛者单位、姓名等信息。
四、赛程安排
(一)初赛:6月15日前
各省级赛事组织部门组织初赛。每个组别推荐15名教师参加全国复赛,于6月15日前将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汇总表》(见附件5)电子版发送至承办单位邮箱,邮件标题格式为“省份+经典诵写讲大赛汇总表”。纸质版加盖公章后传真或发扫描件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。
承办单位可协助各省开展初赛网上报名、选拔与展示等工作,如有需要,各省可联系承办单位安排实施。
(二)复赛:7月
各省级赛事组织部门通知入围选手于6月20日前登录官方网站填写基本信息,上传作品进行集中展示。6月20日至7月10日进行网络投票。通过专家评审(权重90%)和网络投票(权重10%)相结合的方式,每组评选出150个作品入围决赛。
(三)决赛及论坛研讨:8月
决赛分为现场经典(诗词)常识考试(权重20%)和现场观摩课比赛(权重80%)两个部分。在现场观摩课比赛环节,参赛选手需选取大赛规定的教学内容,为随机抽取的学生班级授课,上课时间约为30分钟。专家和评审团将现场评分。承办方将在决赛期间组织教学论坛和研讨活动。
(四)电视节目(具体事项另行通知)
在全国总决赛选手中,选拔培训20~30名优秀教师,参与制作以诗词讲演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。节目将在相关媒体播出。
五、奖项设置
每组设一等奖10个,二等奖20个,三等奖30个,优秀奖90个。比赛同时设优秀组织奖。
六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南开大学文学院闫晓铮、中国楹联学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郭芳晓
联系电话:022-23498255、022-23508255
联系邮箱:jialingbeidasai@163.com
一、组织机构
承办单位:南开大学
协办单位:中华诗词学会、中国楹联学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、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
二、参赛对象与组别
分小学教师、初中教师、高中教师3个组别。
三、作品要求
(一)内容与形式
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诗词篇目,根据教学要求,准备一节诗词类课堂教学创新课,录制个人教学视频微课。
视频微课应包括教师诵读展示,课堂教学实景、学生学习和师生互动等画面内容,鼓励使用多媒体、信息化等现代技术手段,充分展示创新型课堂教学效果。
(二)作品格式
入围复赛的选手将课堂教学微课视频、教学设计、讲课课件(资源以完全嵌入的方式进行插入,保存为1个文件)及其他相关文件一并上传至官方网站。
参赛视频时长为8~10分钟,格式为MP4,视频清晰度不低于720P,要求图像、声音清晰,不抖动、无噪音,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B。视频开头须注明作品名称、参赛者单位、姓名等信息。
四、赛程安排
(一)初赛:6月15日前
各省级赛事组织部门组织初赛。每个组别推荐15名教师参加全国复赛,于6月15日前将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汇总表》(见附件5)电子版发送至承办单位邮箱,邮件标题格式为“省份+经典诵写讲大赛汇总表”。纸质版加盖公章后传真或发扫描件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。
承办单位可协助各省开展初赛网上报名、选拔与展示等工作,如有需要,各省可联系承办单位安排实施。
(二)复赛:7月
各省级赛事组织部门通知入围选手于6月20日前登录官方网站填写基本信息,上传作品进行集中展示。6月20日至7月10日进行网络投票。通过专家评审(权重90%)和网络投票(权重10%)相结合的方式,每组评选出150个作品入围决赛。
(三)决赛及论坛研讨:8月
决赛分为现场经典(诗词)常识考试(权重20%)和现场观摩课比赛(权重80%)两个部分。在现场观摩课比赛环节,参赛选手需选取大赛规定的教学内容,为随机抽取的学生班级授课,上课时间约为30分钟。专家和评审团将现场评分。承办方将在决赛期间组织教学论坛和研讨活动。
(四)电视节目(具体事项另行通知)
在全国总决赛选手中,选拔培训20~30名优秀教师,参与制作以诗词讲演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。节目将在相关媒体播出。
五、奖项设置
每组设一等奖10个,二等奖20个,三等奖30个,优秀奖90个。比赛同时设优秀组织奖。
六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南开大学文学院闫晓铮、中国楹联学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郭芳晓
联系电话:022-23498255、022-23508255
联系邮箱:jialingbeidasai@163.com